消息專區
2022.10.15
健康網》便秘卡卡好難受! 中醫對症治療助順腸
中醫師詹景琦表示,便秘區分5類型,可透過中醫對症治療各類型;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上廁所蹲半天還覺得卡卡的、排便不順暢,明明水分已經補充足夠,便秘困擾卻依然頻頻上演;對此,中醫師詹景琦在臉書粉專「詹景琦 中醫師」表示,便秘區分5類型,可透過中醫對症治療各種類型。另外,改善便秘也可從2個生活習慣下手。
詹景琦提到,中醫認為便秘的主因是腸腑不通,所以「通腑降氣」是治療的大原則,常用的藥物有厚朴、枳實、大黃,而針對不同便秘類型,也有各自的原因與治療方法。
蠕動不足的氣虛便秘
纖維素不足、運動量太少進而影響腸道蠕動功能。
中醫治療:甘草、人參、黃耆補氣。
情緒壓力型的肝鬱便秘
外出或工作上不便而抑制便意,不安或緊張引起的心理及生理上壓力,造成腸道蠕動失常。
中醫治療:用疏肝理氣的川芎、柴胡調節。
婦女氣血兩虛型便秘
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與子宮壓迫,使得腸道蠕動變慢、腹壓減少,進一步導致排便不順。月子期間,運動量不足,也會使腸道蠕動減緩而引起便秘。
中醫治療:除了上面提到的補氣藥,還會用當歸、生地黃補血。
老人陰陽兩虛型便秘
生理功能減退,或因體弱久病臥床,引起胃腸蠕動功能下降。
中醫治療:多半採用熟地黃、炮附子、玄參、山藥達到陰陽雙補的目的。
藥物副作用的便秘
部分止痛藥、含鋁鈣胃片、抗痙攣藥、抗憂鬱藥、鐵劑、利尿劑、抗癲癇藥物等副作用造成的便秘。
中醫治療:需先診斷體質,再對症搭配藥物,如氣虛則加上補氣藥,陰虛則使用養陰藥等。
調整飲食、運動習慣助改善
1.調節飲食及生活習慣:適度補充水份,適當食用多纖維蔬果,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2.常做養生運動:透過像是保健操、瑜伽、氣功導引等運動方式,可以緩解排便困難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