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專區
2023.02.14
浪漫速成班 愛要怎麼說? 親子談「性」四撇步驟輕鬆說
許多父母常把「我是為你好」掛在嘴上,讓孩子壓力很大。家長可以用尊重、肯定、同理心和「我訊息」,取代威權禁令、不信任、替孩子做決定和說教,用正面溝通讓「性」不再是親子之間的禁忌話題。
今(14)日是西洋情人節,情侶之間瀰漫著戀愛的氛圍,但是如果家有青少年,家長難免會擔心孩子是否會有越界行為。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以尊重、肯定、同理心和「我訊息」等4個溝通技巧,取代威權禁令、不信任、替孩子做決定和說教,讓親子之間談論「性」不再是個難以開口的議題。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許多父母常把「我是為你好」掛在嘴上,但這句話也是孩子最不喜歡聽到,會讓孩子壓力很大。他說自己也曾經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但是事後覺得「我做錯了」,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可以把事情做好;但是,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學習如何正向溝通。
至於該如何開口談「性」?家長大多不知如何與孩子談「性」的議題,且往往因為雙方訊息在傳遞及接收時有落差而造成隔閡,久而久之成為許多家庭避而不談的話題。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高松景說,性教育應是愛的教育,孩子首度接觸性教育,其實是來自父母,家長使用正向溝通的方式才能夠達到效果。
為提升家長與孩子間之溝通技巧,國健署製作一支「愛可以輕鬆說」微電影,透過情境示範展現親子間討論感情議題可能產生的衝突,及降低溝通障礙的方法;國健署同時提供親子溝通4招技巧,讓家長讓家長與孩子在談論「性」相關議題時不再難以啟齒,也讓孩子願意主動說出想法。
國健署「愛可以輕鬆說」微電影
- 傾聽孩子想法,降低不信任感:對於孩子的優點及表現良好的地方,不吝嗇地給予正向讚美或獎勵,使他們更加願意主動與您分享,並盡量避免給孩子有不信任的負向回饋。
- 尊重孩子意見,不下權威禁令:先站在孩子的立場,了解孩子的需求及主要訴求,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再一起討論彼此都可以接受的作法。尤其當雙方意見不同時,避免斷然地以家長在家庭中的優勢地位加以禁止。
- 保有同理心,不擅自替孩子做決定:青春期的孩子開始重視自主權,家長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試著同理孩子的想法及感受,並以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及處理問題,建議在合適的範圍內讓孩子們自己做決定,家長可從旁擔任輔佐角色,避免沒有告知就擅自替孩子做決定的衝突情境。
- 善用「我訊息」,取代直接責備:與孩子對話時可以透過「我訊息」來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期待或感受,例如:「這麼晚了還沒回家,我會很擔心你的安全」,並盡量避免「你」開頭的責備語句,例如:「你怎麼這麼晚回家?你又跟誰去鬼混了?」,可降低衝突發生的機會。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相關參考資訊 【金石】維他命C錠、【金石】滴雞精、【得麗】DL.S雪力旺)
(以上圖檔及內容引用民報)
(以上廣告由民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