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專區
2024.01.06
【民報農民曆-小寒1】「小寒」吃臘八粥、十全大補湯 溫補禦寒兼養生
宜:養腎保暖
忌:頸腹受寒
「小寒」是冬季倒數第二個節氣,雖然即將進入冬季最冷的時候,但尚未大冷,因此被稱為「小寒」。不過俗諺云:「小寒大冷人馬安」,意思是冬至過後天氣應該要冷才符合季節變化,人畜才會平安沒災害。
由於是寒冷的三九天前後,因此天氣寒冷首重保暖,中醫師提醒大家,冬天要注意養腎防寒,尤其是注意頸部、腹部、腳的保暖,以免吹風受寒造成疾病的產生。
另外,小寒後沒多久就迎來農曆12月,俗稱「臘月」,在民間傳統習俗中,農曆12月8日會吃「臘八粥」,據傳是佛祖釋迦摩尼成道日,各地寺廟會煮粥供佛,且古人喜歡用當季食材進補,因此人們有吃「臘八粥」的習俗。
1月6日是「小寒」,雖是進入2024年的第一個節氣,卻已是冬天的倒數第二個節氣。中醫師提醒民眾,小寒養生重點要放在養腎防寒,由於天氣寒冷,想要進補的話可以溫補為主,像是臘八粥、十全大補湯等,都是能夠幫助禦寒養生的食物。
養腎防寒 頸、背、腳部保暖不可輕忽
瀚威中醫診所中醫師李一宇表示,冬天屬腎,因此在養生上首重養陽氣、養腎氣;在小寒和大寒之間正是最冷的三九天,面對寒冷的天氣要注意保暖,尤其一些有心臟病、高血壓的患者更要特別留意。
李一宇提醒,保暖時要注重頸部、背部、腹部與腳,因為頸部為維持體溫的中樞,可以守護身體遠離寒氣侵害,且脖子和背部有很多穴位,吹到風受寒容易引起疾病;腹部受寒則易影響到內臟器官;而腳部有許多穴位,保暖做好身體血液循環才會好,對身體機能調養有很好的幫助。
溫熱性食物 加速新陳代謝有驅寒效果
在這個寒冷的時候,吃什麼食物,有保暖的功效?李一宇表示,冬天很多人喜歡吃麻辣鍋,事實上吃「辣」確實可加速新陳代謝及表面血管擴張,讓人比較暖和一點,不過吃太多容易造成火氣大嘴破、痔瘡的出現,因此吃辣適量即可。「薑」是藥食同源的食材,有很好的驅寒效用,可抵抗自由基對人體的侵害,還有幫助消化、開胃的功能,平時胃口不好多吃一點薑很不錯,還能止嘔吐。
溫熱性的肉類像是羊肉、牛肉、鹿肉,因蛋白質熱量高,也都有不錯的驅寒效果;若是素食者,則可以吃較溫熱的根莖類食物,像是胡蘿蔔、馬鈴薯、山藥、地瓜、菠菜、黑木耳、芹菜等等,同樣有驅寒的效果在。另外像是炒栗子,本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消化過程可產生很多熱量,可產生短暫暖和的效果,還能消水腫,也是驅寒的好食材。
李一宇並推薦幾道適合「小寒」,可暖身的節令養生食譜。
材料:桂圓10克、紅棗5顆、水600c.c
作法:水煮滾後,紅棗去籽與龍眼肉一起放入熱水中,煮10分鐘後熄火即可
功效:擁有補血、暖身的效果,可以改善四肢冰冷的情形。
材料:黑糖適量、生薑10克、水600c.c
作法:先將薑洗乾淨用刀背拍,水滾後放入,滾煮5分鐘後熄火加入黑糖即可。
功效:可溫經通絡、驅寒暖胃。
材料:四物(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四君子(人蔘、白朮、茯苓、甘草)、黃耆、肉桂、雞肉或排骨
做法:將雞肉或排骨汆燙後加水燉煮,再加入上述十全藥材,也可加入薑片、適量米酒和鹽
功效:補氣、補血、溫陽禦寒、可預防冬天手腳冰冷狀況、增加免疫力
不過李一宇強調,食補必須要注意體質,上述的茶飲和藥膳大多屬於溫補,適合容易手腳冰冷、腹瀉、容易腰酸的偏寒體質人食用,若是偏燥熱的體質,溫補不可多吃,還是要以四神湯的平補為佳。
另外,小寒前後民間習俗吃臘八粥,可以選擇黑糯米或五穀米搭配黑棗、薑片、紅豆、花生、蓮子、桂圓等等不同食材,用黑糖水熬煮成甜粥。
李一宇指出,在中醫來說,吃粥可保養胃氣,而臘八粥可驅除身體寒氣之外,還有健脾養血益氣的功效。若是青壯年常接觸3C產品,建議可在粥裡加枸杞子,抗眼睛疲勞,不容易乾澀;女性可加一些黑豆或黑米來益肝補腎,或加核桃滋潤皮膚、加枸杞、大棗補氣;老人家可以加入蓮子、芡實、核桃、大豆等,有養心安神、增強記憶力的功效,還可加入核桃,以形補形有健腦效果,還可抗衰老;但若是糖尿病患,在熬煮時建議不加糖水,直接用白開水燉煮,且吃的份量也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