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專區
2024.08.22
健康網》維生素D「4種人」該補 75歲以上、糖尿病前期上榜
醫師指出,孕婦、兒童與青少年、糖尿病前期患者、75歲(含)以上長者,可每日攝取富含維生素D食物,像是富含脂肪的魚類如鮭魚等;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維生素D對骨骼、肌肉和免疫功能的健康至關重要,還與改善情緒和減少炎症息息相關。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吳書婷表示,美國內分泌學會今年發表最新指引,認為大部分成年人不需額外攝取維生素D,但有4族群可以適量補充:像是可以潛在降低75歲(含)以上長者死亡風險;有助糖尿病前期患者,減緩疾病進程等。
皮膚深易缺D 單靠陽光難補足
該指引發布於《臨床內分泌和代謝期刊》,吳書婷在臉書專頁「吳書婷醫師」發文彙整資料指出,維生素D是重要營養素,因人體可以從陽光中合成維生素D,因此又名「陽光維生素」。不過,單靠陽光很難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因為必須讓足夠的身體部位(>40%皮膚面積)暴露在陽光下,而且時間要足夠長,每天20分鐘,才能預防維生素D不足。
深色皮膚的種族(非裔、亞裔)受黑色素影響,比較容易有維生素D低下的風險,指引建議針對一般健康且膚色較深的成年人,是不需要做常規篩檢25(OH)D。
吳書婷表示,許多研究顯示,血清25-羥基維生素D(25(OH)D)濃度與多種常見疾病之間存在關聯,包括肌肉骨骼、代謝、心血管、惡性腫瘤、自身免疫和感染性疾病。這導致了維生素D補充劑的廣泛使用以及在一般人群中對25(OH)D的實驗室檢測次數增加。
她提到,此次內分泌學會徹底修改維生素D的指引,認為常規篩檢是浪費醫療資源的。除非出現維生素D缺乏的跡象和症狀,例如憂鬱或低血鈣,否則沒有必要常規篩檢維生素D缺乏。
孕婦、青少年也要補
大部分的成年人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成年人每日建議攝取量(50至70歲的人每天600 IU;70歲以上的人每天800IU),但是有一些特定族群需要較多的維生素D。
專家建議:
●1至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補充維生素D實證有效,能預防佝僂病,並且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75歲及以上的長者:因為其潛在的降低死亡風險的作用也應該補充。
●孕婦:因為補充維生素D可能降低子癲前症、子宮內死亡、早產、胎兒生長受限以及新生兒死亡的風險。
●糖尿病前期:補充維生素D則可能減少糖尿病的發展進程。
吳書婷指出,補充維生素D方式包括:每日攝取富含維生素D食物,如蛋黃、蘑菇、鱈魚肝油、牛肝以及富含脂肪的魚類;含有維生素D的配方,或每日攝取維生素D補充劑。比起間歇性高劑量的攝取,專家更建議採取「每日低劑量」方式,建議50歲以上,且具有維生素D補充適應症的成年人可適量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