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專區

2024.09.08 超高齡社會小心2病雙向關聯 最新研究:老人陷憂鬱會加速老年人記憶衰退

 
老年人要小心憂鬱和失智的雙向關聯。圖/shutterstock

台灣即將在明(114)年步入超高齡社會,根據統計,目前台灣已有6個縣市的65歲以上長者超過兩成,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常會面臨身體機能衰退、記憶力開始變差等情況,一份最新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之後的記憶力衰退狀況有高度雙向關聯,即憂鬱症會加速老年人記憶衰退,而記憶衰退也有可能引發憂鬱。

倫敦大學學院學者於今(113)年6月發表一份追蹤長達16年的研究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 Open)》上,研究結果發現,一開始呈現較多憂鬱症狀者,更可能在後期經歷較快的記憶衰退,而在一開始記憶較差的人則更可能在後期經歷更多憂鬱症狀;也發現有效的干預措施可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暨醫學系兼任教授賴德仁表示,人類在應對壓力時會分泌皮質醇,適量分泌對身體有益,但若持續分泌過量恐會傷害大腦,造成海馬迴、前額葉萎縮。而憂鬱症患者大腦中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減少,會造成海馬迴萎縮變小,而影響記憶,特別在中老年族群中,患者有更多的記憶障礙,未來較容易有失智的風險。

而腦部退化產生的記憶障礙,未來也有可能會引發憂鬱。賴德仁說,老年憂鬱症與記憶力衰退兩者間的確有所關聯,與一般老年人相比,老年憂鬱症患者更容易失智,醫師須特別留意兩者的症狀,了解先後順序、原因。

老年憂鬱症的成因,可能來自腦部退化、腦血管梗塞、甲狀腺低下及一些與老化相關的事件等(例如孤單、經濟不佳、身體疾病等),變得比平常沒精神、常抱怨身體病痛、不想吃東西、對事物失去興趣…等症狀。

賴德仁請大家要特別注意,老年憂鬱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但老年憂鬱症患者自殺率高、會導致原來的身體疾病更惡化,且併發的認知功能障礙,尤其是記憶障礙,更會導致失智症,所以需特別留意長者的身心狀態,如果有需要時,應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台灣年長者的自殺率一直是所有年齡層最高,主要是高齡者就醫率不高,缺乏病識感,容易與失智症混淆。家中有年長者的家人需認識老年憂鬱症,可從長輩的生活狀況留意,像吃得過多或少、嗜睡或睡得少、對原來喜歡做的事情起勁程度,主要與他自己之前相比是否有差異,若有不適的狀況需想辦法就醫,如果長輩對看精神科有忌諱,不妨先找家醫科讓醫師做確認。

葉雅馨建議,無論是50歲或60歲,還沒正式步入高齡者階段或剛踏入的幼年期長者,可試著養成一些習慣,包括做運動、培養嗜好、與親友相聚、志工服務,也計畫自己想做的事情,並列成清單。她表示,有效的干預措施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年長者不妨多安排打麻將、唱歌等有互動性的活動,避免長期坐著或看電視、追劇,屬於單面項活動,無法增加反應度跟腦部記憶,對減緩失智與憂鬱症的發生沒有助益。


〔黃星若/台北報導〕
(相關參考資訊 【得麗】真杏【得麗】護麗顏素護二代【金石】綠蜂膠【金石】有利順 銀杏【i-panny】陪你滴雞精【得麗】DL.S雪力旺
(以上圖檔及內容引用民報)
(以上廣告由民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