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焦點新聞
2022.04.28
【專文】台灣國際法律地位 現在已定
陳隆志表示,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過去未定、現在已定。圖/擷自總統府flickr
1949年末,中華民國的蔣介石政權從中國全面失守而退守到台灣。1952年《舊金山和約》及《中日和約》(又簡稱《台北和約》)相繼生效,至今2022年,已達70週年。
台灣在長達70-80年間的進化或演化,不論是政治或經濟層面,都有很大的變化。值此兩個和約生效70週年之際,對台灣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可能的演變,做一個簡單的分析與觀察,頗具意義。
李登輝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1999年7月9日台北時間下午,李登輝於台灣總統府接受德國之聲 (DW) 總裁Dieter Weirich、德國之聲亞洲部主任Gunter Knabe與德國之聲記者Simone de Manso錄影專訪,他提出一個關於現狀海峽兩岸關係的主張。
德國之聲的媒體人直接提問李登輝總統,「宣佈台灣獨立」與不被大多數台灣人民接受的「一國兩制」之間,是否有折衷的方案?李登輝答:「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立以來,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又在1991年的修憲後,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所以並沒有再宣佈台灣獨立的必要。」
陳水扁拋出「台灣、中國, 一邊一國」的政治論述
據台灣某資深政治學者研究指出,陳水扁於2002年8月3日向日本東京「世界台灣同鄉會」第二十九屆年會發表視訊談話時表示:「台灣與對岸中國是一邊一國,要分清楚。」
這比李登輝在1999年7月接受德國之聲 (Deutsche Welle,縮寫DW)所提到「1991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的「特殊兩國論」,更明確說出陳水扁內心對兩岸現狀的描述。
2022年4月24日陳水扁主持SMILE TAIWAN (微微笑廣播網)「有夢上水」,專訪第一位文人國防部長蔡明憲時,蔡明憲質疑陳總統當時第一次提出「台灣、中國 一邊一國」的政治論述時候,沒有事先知會駐美台灣代表處(蔡明憲時任駐美副代表),也沒有跟國內的國安相關單位事前討論,當時甚至也引起美國小布希總統批評陳水扁是trouble maker。
陳水扁在節目中很有自信的回答說,這個論述早已明載在民進黨1995年9月8日全代會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之內,所以並不是他忽然間衝動的一個主張。陳水扁自己做了很明確而斷然的解釋,對他當年的政治論述立場毫不退卻。
馬英九奉行所謂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時任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蘇起於2000年4月28日首度將1992年海峽兩岸辜、汪會談內容概稱為「九二共識」,並膽大包天私自妄加上「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解讀,種下往後幾十年不可自拔的禍害。蘇起在2022年2月22日前國民黨立委丁守中新書《奔向戰場:危險十字路口的台灣》發表會時前接受採訪,他自己坦言「九二共識時代已過」,兩岸未來已經沒有談判的可能。
國王新衣的醜劇上演了將近30年之久,至此才算落幕,曲終人散。
中華民國與台灣二者關係的政治論述不少,最主要的有二種 : 「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兩方的華爾滋圓舞曲跳了將近幾十年之久,沒有停止的跡象,雙方各擁有不少熱情支持的群眾及學者。蔡英文宣示「中華民國台灣」是最大共識
蔡英文總統於2019年10月10日在國慶大會發表演說,她拒絕一國兩制,並強調 「中華民國台灣」是整個社會最大的共識。對此,政大教授陳芳明相當肯定,他表示蔡英文以「中華民國台灣」的定義,來包容這島上各自不同的政治信仰,這是「最好的定義」,也是「最大的包容」。
對於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政治論述持反對態度的有許慶雄教授。他認為在一個「大中華」框架內,只能讓中華民國變成「不是一個國家」,至多只是「一個政府」,造成台灣國家定位更加複雜化,更不利於台灣正常化國家的建立。
陳隆志教授定調 : 「台灣國際法律地位 現在已定」
2022年4月24日探討「台灣國際法律地位」的一場學術研討會在台北國史館登場。當天,人在美國的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隆志教授以錄音視訊發表演講。
他說,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過去未定、現在已定。70年前《舊金山和約》生效後,使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暫時未定;但70年後的今天,經過台灣人民打拚奮鬥,透過人民有效自決,使台灣演進成為一個與中國互不隸屬、主權獨立的國家。
陳隆志首先指出,《舊金山和約》是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英國與法國為首的47個同盟國與戰敗國日本於1951年所簽署的和平條約,由於《舊金山和約》沒有指名日本人放棄台灣後的歸屬國,所以造成台灣國際法律地位一度未定。
陳隆志進一步闡述,《舊金山和約》第二條是提到台灣澎湖的領土條款。條款載明「日本放棄其對於台灣及澎湖群島之一切領土主權、權利與要求」,但是完全沒有指明日本放棄後台灣的歸屬國,當時的兩個中國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不是日本放棄的受益國。換言之,當時台灣的真正歸屬未定,這就是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歴史由來。
陳隆志在最後敘述中指出,1945年10月25日,蔣介石政權的中華民國軍隊代表盟軍「軍事佔領台灣」,這絕不是「取得台灣的主權」,但是中華民國就對外宣示,台灣已經「回歸中國(中華民國)」。1949年中華民國蔣介石政權在中國大陸內戰失敗,逃難到台灣,原本只是代表盟軍軍事佔領、治理台灣的「蔣介石政權」, 搖身一變成為「台灣外來的流亡政權」。
圖說:作者出席在台北國史館舉辦探討「台灣國際法律地位」學術研討會,覺得收穫頗豐。
「中華民國」是一個虛幻的名號:須制憲正名 邁向正常化的國家
陳隆志指出,台灣雖進化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還不是一個正常化國家,就國家構成要件來看,「中華民國」是一個虛幻的名號,「中華民國」這個招牌名不正、言不順,造成台灣是一個國家,又不像是一個國家的困境,台灣要成為一個正常化國家,必須制定台灣憲法、國家正名憲法化,並以台灣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之身分成為聯合國及其相關組織的會員國,以及培養正常化國家國民的意志、涵養氣度與自信心。
台灣未來的最後解決方案 : A Good Chance For Us
世事變化快速而複雜,台灣問題已非東亞區域問題,而是國際問題。未來解決之途, 唯有透過「台灣人民公投自決」一途。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以上圖文與內容引用民報)
(以上廣告由微微笑廣播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