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焦點新聞

2025.04.01 清明祭祖小心跪出膝腫痛 3式運動有助舒緩

 
第1式「伸展股直肌」,抬起一隻腳,膝蓋彎曲,用手握住腳踝做牽拉。吐氣時,把骨盆前側捲起靠近肚臍,增加肌肉伸展,放鬆大腿前側股直肌,減輕膝關節壓力。(記者許麗娟攝)

第1式「伸展股直肌」,抬起一隻腳,膝蓋彎曲,用手握住腳踝做牽拉。吐氣時,把骨盆前側捲起靠近肚臍,增加肌肉伸展,放鬆大腿前側股直肌,減輕膝關節壓力。(記者許麗娟攝)

65歲張先生有退化性膝關節炎,膝關節偶爾會發痛,清明節前夕祭祖因維持長時間跪拜姿勢,膝關節竟出現劇痛,蹲站的過程中還會發出聲響;對此,物理治療師提醒,若忽視不理會膝蓋或腰部的疼痛,將會增加跌倒風險,並示範3式運動,藉伸展和訓練相關肌群幫助舒緩疼痛。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林沛均表示,以張先生的情況來看,長時間的跪拜、站立或不當姿勢,會使膝蓋和腰部的肌肉和關節處於緊繃的狀態,進而引發疼痛和不適。若忽視不理會,患者容易因為疼痛造成活動力下降,導致肌肉力量逐漸無力,無法保護關節,會增加跌倒風險。不只如此,亦可能會變成慢性疼痛,影響日常生活,長期疼痛還會影響情緒、睡眠質量,並增加焦慮與壓力。
 

想避免類似情況,林沛均建議,不論是祭祖或日常活動中,應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並先進行暖身和伸展運動。膝蓋或腰部已有相關病史者,應避免過度負重或劇烈的活動,穿著有良好支撐的鞋子減輕膝蓋和腰部的負擔,若有關節病史或長期不適者,應定期就醫檢查。
 

林沛均並示範3式運動,藉伸展和訓練相關肌群幫助舒緩疼痛。
 

●第1式「伸展股直肌」,站姿,抬起一隻腳,膝蓋彎曲,用手握住腳踝做牽拉。吐氣時,把骨盆前側捲起靠近肚臍,增加肌肉伸展,有助於放鬆大腿前側的股直肌,減輕膝關節的壓力。左右腳交替做。每天2次,每次15秒,重複3次。

 
第2式「股四頭肌肌力訓練」,躺姿,毛巾放雙膝下方,膝關節往下壓,可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股四頭肌力量,幫助支撐膝關節,減少疼痛。(記者許麗娟攝)

第2式「股四頭肌肌力訓練」,躺姿,毛巾放雙膝下方,膝關節往下壓,可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股四頭肌力量,幫助支撐膝關節,減少疼痛。(記者許麗娟攝)

●第2式「股四頭肌肌力訓練」,躺姿,毛巾放雙膝下方,膝關節往下壓。感覺輕鬆者,可加沙包在腳踝,增加阻力,可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股四頭肌力量,幫助支撐膝關節,減少疼痛。每天3次,每次10秒,重複10次。

 

●第3式「內收肌肌力訓練」,躺姿,雙膝彎曲,夾起毛巾或枕頭,往內側夾毛巾或枕頭,能增強大腿內側內收肌力量,幫助支撐膝關節,減少疼痛。每天3次,每次10組。

 
第3式「內收肌肌力訓練」,躺姿,雙膝彎曲,夾起毛巾或枕頭,往內側夾毛巾或枕頭。增強大腿內側內收肌力量,幫助支撐膝關節,減少疼痛。(記者許麗娟攝)

第3式「內收肌肌力訓練」,躺姿,雙膝彎曲,夾起毛巾或枕頭,往內側夾毛巾或枕頭。增強大腿內側內收肌力量,幫助支撐膝關節,減少疼痛。(記者許麗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