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焦點新聞

2025.04.14 高雄長庚兩階段活體肝移植 助肝臟體積過小之捐贈者 捐肝救家人

 
高雄長庚院長王植熙(前左)帶領的肝臟移植團隊日前完成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LD-RAPID),受贈者劉先生術後僅因膽管併發症接受引流管置放,其餘狀況良好。圖/高雄長庚提供

高雄長庚由王植熙院長帶領的肝臟移植團隊於日前完成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LD-RAPID),成為台灣肝臟體積過小之捐贈者捐肝救家人之新曙光。

57歲劉先生罹患B型肝炎合併肝硬化,於去(113)年四月診斷肝癌並接受局限性部分肝臟切除及術中射頻燒灼術治療後,反覆雙側肝癌復發,歷經多次的燒灼和栓塞治療,為了得到治癒及長期存活的機會,接受移植評估,兒子義無反顧表達強烈捐贈意願。然而經電腦斷層計算其左側肝臟體積為286ml,比例僅佔23.5%。按照傳統評估標準(30%)及捐贈者安全優先的前提下,兒子是不適合捐贈右肝的。

然而在經過醫療團隊審慎評估後,決定以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進行治療:捐贈者兒子僅需將較小的左肝捐出,大大提升捐贈者的安全性。受贈者劉先生於今(114)年二月接受第一階段左肝切除合併左肝移植手術,術後第13天電腦斷層顯示移植的左肝成長250%,於第14天接受第二階段殘餘右肝切除。術後僅因膽管併發症接受引流管置放,其餘狀況良好,捐贈者兒子亦在術後兩週內順利出院。

高雄長庚累積了豐富的「阿爾庇式手術」(ALPPS)經驗,以兩階段養肝的方式使左側肝臟成長至安全範圍進而移除病兆,成效顯著,此成果亦獲得國際知名外科醫學期刊(UPDATES in Surgery)發表。以此基礎進而應用在活體肝臟移植上,成為在活體肝臟移植手術中最常見之肝容積不足困境的有效解方。

兩階段肝臟移植手術示意圖。圖/高雄長庚提供

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融合了活體肝臟移植、輔助性部分肝正位移植以及阿爾庇式手術的觀念與技術,起源於挪威奧斯陸大學醫院,主要以大愛捐贈的左側葉,使用在無法切除的大腸癌肝轉移病人身上。德國圖賓根大學於2019年開始運用活體肝臟進行移植。而在2021年開始,土耳其的肝臟移植專家則將治療對象鎖定在肝癌合併輕度肝硬化病人,結果與成效皆十分卓著,顯示這是一個可行且安全的術式。

高雄長庚病人劉先生肝臟恢復模擬圖。圖/高雄長庚提供

王植熙院長表示,病人接受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需要經過更審慎嚴謹的評估,包含病人肝臟纖維化不能太嚴重,且肝臟血管解剖構造需單純,目前國際上仍未建議肝硬化合併嚴重門脈高壓的病人接受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經由嚴謹的篩選以及醫療團隊的評估,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能減少捐贈者的手術風險,同時亦增加病人即時接受肝臟移植重獲新生的機會。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相關參考資訊 【得麗】靈菇精【得麗】維他肝【金石】活干【金石】酵母B群【金石】膠原蛋白晶凍【金石】牛樟芝
【i-panny】陪你滴雞精【得麗】DL.S雪力旺
(以上圖檔及內容引用民報)
(以上廣告由民報提供)